第七十二章 路上遇劫
三天后,宁阳棣率领着魁首营大张旗鼓的出发了。许稷看这架势,他对宁阳棣说道:“营长,我们是不是太招摇了点。此地鱼龙混杂,难保有人不会心生歹意。”
宁阳棣冲他笑了笑,“所以说你要提高警惕啊。”
许稷明白了,这次押送任务就是在钓鱼。难怪宁阳棣这么谨慎的人,押送这么多的官银竟然会选择这种路线。
“吩咐下去,众人提高警惕,不可懈怠。”宁阳棣对许稷说道。
世上是不缺亡命徒的,尤其是诱饵这么香。宁阳棣他们刚出城不久,暗就传来了消息,有一伙儿土匪正在前方的山谷中埋伏,打算对他们下手。
宁阳棣笑了笑,这群人不知道枪打出头鸟吗。自己部队实力未损,首先跳出来这不是找死吗。不过宁阳棣向来没有轻视敌人的习惯。他不理解归不理解,但他绝不会因此而放松警惕。
事实证明宁阳棣确实冤枉了这群土匪,人家还是有点智谋的。当宁阳棣他们进入土匪们的包围圈后,土匪们等宁阳棣的先头部队走过后用大石将宁阳棣的队伍分成两半。少数土匪干扰先头部队支援,而土匪头子则率领主力直扑宁阳棣,打算来个擒贼先擒王。
不得不说,此计甚妙。宁阳棣此刻身穿银白色盔甲,除了拉风外还十分的惹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就是主将。
土匪头子一马当先,在他看来只要率先制服了这个主将,这次行动就算成功了。不过他实力弱了点,都不用明出手,他连许稷都没打过。
宁阳棣本来想下场热热身的,但一想到自己坐在马背上能起到很好的勾引作用他就忍住了。土匪们现在能算成是人多打人少,但无奈宁阳棣附近的全是虎翼卫出身的士兵,一个打三个完全不成问题。
土匪们的策略本来就是打个出其不意,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战斗。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军的先头部队也快绕过来了,自己人数上的优势也就没有了。
前面的行动都挺顺利的,但谁能想到官军主将的亲兵那么能打。土匪头子见事不妙,大声喊道:
“风紧,扯呼。”
“跑的倒是挺快的。”宁阳棣说道。
“营长,要不要追上去全歼这群土匪。”许稷问道。
“算了,穷寇莫追。而且这才走到哪儿,后面还得应付其他劫道的呢。”宁阳棣说道。
“吩咐下去,简单处理一下,立刻出发。”
藏在暗处的孙荺恶狠狠的说道:“一帮废物,怎么不用我们送给他们的弩箭。都离宁阳棣那么近了,硬生生的被人打退。”
这时老翁尴尬的说道:“小姐,我们带来的弩箭不多,只够送给实力强的势力。这群土匪我之前嫌他们实力弱,就没有考虑他们。”
孙荺白了一眼老翁,对他说道:“这不是太可惜了。”
“没事的,小姐。这群土匪本来就是插曲,我们也没指望他们。接下来宁阳棣他们会走到白江寨的地盘。白江寨的实力要比这群土匪强的多,而且他们手上还有我们送个弩箭,一定会给宁阳棣造成很大麻烦的。只要场面混乱了,黑白无常缠住他身边的护卫,取宁阳棣的性命易如反掌。”
“得得得,你也别易如反掌了。照现在得情况,最后能取了他的性命就不错了。”孙荺没有信心的说道。
孙荺这伙人一直跟在宁阳棣的后面,直至宁阳棣走出了白江寨的势力范围,也没有碰到一个人前来劫道。连宁阳棣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难道是自己还不够招摇,这里的土匪们没收到消息?
孙荺看着老翁,这个眼神虽无言却也胜过了千言万语。老翁面色十分的尴尬,他苦笑道:
“小姐别急,我们在白江寨留有眼线,看看他能带来什么消息。”
一会儿后,白江寨的眼线找到老翁,在他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话。
老翁听后,气得暴跳如雷。“可恶,竟敢耍我。事后我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阿翁出什么事了吗?”孙荺问道。
“这帮不守诚信的土匪。当初说好的我们提供装备,他们提供人员去抢劫官银。谁曾想事到临头这帮土匪怂了,不敢去了。就这算了,审时度势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他们不但不还我们送去的装备,还拿着这些装备去抢地盘了。到头来只有我们是冤大头。”老翁气呼呼的说道。
“哈哈哈,可笑死我了,阿翁你这眼光不行啊。”孙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小姐你怎么还能笑出来。”老翁着急的说道。
“听阿翁说的,这帮人就算来了也不顶用。除了徒增笑料,什么事也揽不成。他们接下来会经过谁的地盘?”孙荺问道。
“前面是刘三彪的地盘。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后棠在暗中资助这个刘三彪。所以他表面上的人数虽然不是最多的,但他的实力一定是最强的。只不过宁阳棣还得走五十几里地才能到了刘三彪的地盘。”老翁介绍道。
“听阿翁说的,这伙儿土匪应该不缺钱,他们会为了这点钱铤而走险吗?”孙荺问道。
“他们确实不缺钱,但他们缺军功啊。我不光向他们透露了官银的事,我还告诉他们,负责押送的武院当代魁首。这个诱惑对他们来说绝对够大。而且这帮人要是来了,极大可能也要取宁阳棣的性命。到时候我们给他来个浑水摸鱼,宁阳棣绝对逃不掉。”老翁解释道。
孙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她想了一会儿说道:“如果这群人也想拿宁阳棣的人头去他们主子那里邀功,那我们岂不是带不回宁阳棣的狗头了。”
“我的小姐呦,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杀了他。至于他人头归属问题,事后大不了多花点钱从他们手中买过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黑白无常准备吧。在刘三彪的地盘上一定要杀了宁阳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