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嫡长子
这一次出征回来,民众需要休息,军队需要休息,郭鹏自己也需要休息。
所以接连数日接见了一些需要接见的官员,安排了不少事情之后,就举行了家族聚会。
将曹氏夏侯氏糜氏田氏等家中亲属一起喊来开宴会。
在郭鹏出征期间,兴平三年正月,田柔和夏侯琳分别生产,顺利诞生了郭鹏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孩子,都是女儿。
田柔的女儿取小名阿彩,夏侯琳生下的女儿取小名阿英。
据说夏侯氏和田氏内部对于两人生的是女儿感到不满,夏侯琳和田柔的脸上也看不到多么开心的神色。
郭鹏心里清楚,于是家族宴会的时候,郭鹏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小女儿,满脸的宠溺之色。
“我已经有四个儿子了,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就想着有女儿,现在可能上天听到了我的心愿,满足了我的愿望,让我有了女儿,我很开心。”
见郭鹏如此表态,夏侯琳和田柔倒是放松不少,不过夏侯氏和田氏的亲眷却并不能放松。
女儿不足以让夏侯氏和田氏站稳脚跟,儿子才可以,即使是庶子,也有可以分到一些父亲的家产的资格,所以糜氏反而是最放松的。
加上最近郭鹏要晋爵为公封邦建国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想着这件事情如果真的成真,又会发生什么。
田氏和夏侯氏非常希望田柔与夏侯琳可以生个儿子下来,结果却是两个女儿。
大概真正高兴的也只有郭鹏和老爹郭单,田氏和夏侯氏不见得有多高兴。
郭鹏不是假高兴,是真的高兴,连着四个儿子,他还真的很想要个女儿,他的观念毕竟不是完全的东汉观念,真的很想要女儿。
接下来的封邦建国已经是既定事实,郭鹏已经确定自己会这样做,所以对于后代的安排问题也要提上日程。
魏国太子的地位必然属于已经十四岁的嫡长子郭瑾,这一点郭鹏不会怀疑。
对比立贤,嫡长子继承制更加有现实意义,也更有助于一个势力集团的权力过渡。
因为嫡长子身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贤』,可操作性就太大了。
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关于贤良与否都不一样,因为利益冲突和个人私心,贤良与否是可以操作的。
对比这样的弊端,嫡长子的身份是不容置疑的,一旦确定,除非天生残疾,或者谋逆,是不容更改的。
郭鹏自己就是嫡长子的身份,早年继母杨氏如论多么不待见他,依然不能对他怎样,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家族继承人,嫡长子。
那个弟弟郭阳就算再怎么得到杨氏的疼爱,也一样不能成为嫡长子。
自然,嫡长子继承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嫡长子的身份优势在全世界有有特殊的意义,人人喊着平等,可事到眼前,嫡长子依然是不二的最优人选。
而且只要智力方面没什么问题,悉心培养,接受精英教育,作为继承人自然是合格的。
那个家族敢说自己的继承人代代都是不世人杰?
那些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度里那些大财阀的继承人,当真就是民主竞选了?
嫡长子继承制,依然通行于世,有它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郭鹏不会排斥,而会支持,运用,确立郭瑾的地位,为他排除不该有的杂音。
只要他正常成长,郭鹏不会动摇他的地位,还要保护他。
就眼下来说,郭瑾的成长十分正常。
郭鹏虽然经常出征在外,但是一有时间,就会狠抓郭瑾的教育问题,不在的时候,曹兰会按照郭鹏的意思,狠盯郭瑾的学业。
以卢毓作为他的学伴,两人一起,跟随蔡邕学习儒门五经,跟随郭鸿学习法律精髓,然后还要记着习武,学习刀术,学习长矛,学习骑马,锻炼体力等等。
吃的东西都是郭鹏亲自规定的,不准大鱼大肉,不准吃高油高盐,荤素搭配,多食鱼虾,吃饭要细嚼慢咽,每一口饭要嚼至少十三下再下咽,不准浪费一粒米粮,抓到就打。
对于各方面的管教和辅导,郭鹏是全面向卢植教导自己的时候看齐,给郭瑾规划了全方位的教育计划,培养他的男子气概,豪情壮志,勇敢,顽强,还有坚韧的意志。
反正这些年郭瑾在各方面都被郭鹏安排的明明白白,连带着他的学伴卢毓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精英教育未必一定可以培养出最棒的人才,但是毫无疑问,最棒的人才之中绝大部分都是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
砸钱,砸物资,砸师资,竭尽全力的培养,至少不会培养出废物。
而且郭鹏认为自己作为一名父亲,在培养儿子的层面上并未失格。
只要有时间就会和儿子们相处,检查他们的课业,陪他们一起吃饭,教他们练武,给他们讲一些战场上的故事,带他们去军营见世面开眼界,他认为他做的都是正确的。
在这样的培养策略下,郭瑾不会长歪,至于能否成为合格的继承人,还不是现在可以断言的。
嫡次子郭珺年方九岁,同为曹兰诞下的嫡三子和糜贞诞下的庶四子才刚刚取了大名,三子名郭琼,四子名郭琥,庶五女和庶六女都还小,只取了小名未取大名。
他们都还年幼,无论是年龄还是表现还是名分都不足以和郭瑾竞争,所以郭瑾就是郭鹏属意的继承人。
确立了国家传承,确立了继承人,确保了下一代的安全,那么势力集团的内部的凝聚力就会进一步的提升,这对郭鹏而言是很有意义的行为。
家族聚会上,大家的性质都很高,郭鹏刻意的让郭瑾展现自己的才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得到满堂喝彩。
所有人心里都明亮亮的,郭鹏属意的继承人是郭瑾,而不是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也根本没有那个资格和郭瑾竞争。
这可真是一个绝好的时机,没有任何忧虑的时机。
所以无论是田丰,还是糜竺,还是曹操,都意识到了郭鹏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