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存储的资料
乔恩说,他留了礼物给安格尔。
安格尔一开始并不在意这份礼物,直到他打开了文件夹。看到里面满满当当的文档时,方才明白,导师留给他的礼物,是多么的珍贵。
——乔恩把他脑海里芯片中储存的所有资料,全部转存到了这个文件夹里。
天文地理、科学品项、文学小说、甚至一些文化末流、音乐菜谱等等,都能在文件夹里找到。
以前安格尔不明白为何导师博古通今,不仅会种植,会建筑,会做菜,还会各种学科的知识。现在他明白,原来地球的科技文明,是拥有这样的能力的!
每一个地球人,出生就会绑定一张寄生芯片。寄生芯片,相当于没有联机的电脑,可以自主的储存各种资料,并且连接大脑记忆海马体,永久的不会遗忘。想必乔恩便是储存了各种资料,即使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也不会让文明之火熄灭。
要不是乔恩脑海里的寄生芯片无法转送,说不定他直接就把寄生芯片送来了。毕竟寄生芯片是绑定在大脑中,不会遗失,而且它连接脑海记忆库,这相当于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超能力。
不过,没有寄生芯片也一样。有全息平板在,虽然记忆知识要点的速度慢了些,无法直接连接大脑中负责记忆板块的海马体,但只要持之以恒,博学亦是早晚的事。
想到这,安格尔十分郑重的将全息平板贴身藏好,这件东西,就目前对他而言,比起他身上的其他所有东西价值都高!
就这样,有了全息平板后,安格尔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几乎整日整夜的沉浸在全息平板的世界中,只在为全息平板充能(太阳能)的时候,才会将它放下。
安格尔并没有一开始就去探索导师留下的知识,而是将他从海月城购买的几大箱书籍,一本一本的扫描转存到平板内。就如乔恩所言,对于学者而言,知识最为重要。故而,安格尔才会先想着把书籍转存进平板中。
扫描的过程并不轻松,虽然全息平板有录影照相的摄像头,但毕竟只是图片格式。虽然系统有图文转换功能,但仅限于地球的文字。金雀帝国的官方文字,系统里并没有。
再加上系统只支持地球文字,安格尔只能将所有的图片暂存到一个文件夹里,有空的时候,一本一本的将之翻成汉译本。
等到他扫描完所有书籍后,并且分类整理完毕时,已经是一周后了。
安格尔将书籍扫描完,彻底就没有事情可做了。再加上海上生活单调,艾伦兄妹都在修炼引导法,基本没到他这里走动,安格尔更显得孤独和无聊。
索性,带着一丝好奇,开始探索起全息平板内的资料。
一开始,安格尔还看一些地球著名的科学家发表的著论,后来发现很多论文里的数据只对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有用,故而他看的倒是少了,只是吸收其中的一些思路。
后来,安格尔涉猎的越发广泛,甚至偶有闲趣,还打开文艺娱乐的文件夹,听听地球的音乐,看看不涉及文学范畴的草根小说。
看了很多小说后,安格尔才明白为何导师在留给他的那封信中,高呼“活的比小说中的穿越主角高端一些”。
那些动不动就“天要灭我,我便逆了这天;神要阻我,我便屠了这神”的羞耻文字,让安格尔看的迷之尴尬。不过也有穿越小说写的很对他胃口,安格尔也看的津津有味。至少,打发时间是没问题了。
看了很多文学小说后,安格尔对地球的好奇心越发强烈。恨不得有机会去地球的大都市看看,繁华高新的科技世界是怎样的一片风光。安格尔此时并不知道,文件夹的文娱子栏目里,装有数以万计的影视作品,随便一个都市剧,就能为他展现地球的风光。当然,这是后话。
这一天,安格尔将全息平板的文件夹重新归类,将其中的资料分为地球篇和本界篇,又看了一章《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就准备出门去吃饭。
可还没等他走到餐厅,就听到一阵尖锐的哨声,响彻全船。
哨声此起彼伏,三长两短,安格尔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紫荆号戒严的哨声!
安格尔意识到哨声所代表的含义后,面色蓦地变得严肃,猛的一转身,大步的往回走。摩罗在上船前曾经提到过,一旦全船戒严,所有人最好都待在各自的房间里。
回去的路上,安格尔发现其他的天赋者,大多打开舱门互相交谈议论,就全船戒严一事,进行各种猜测。
有说是海兽袭击,有说是风暴来袭,有说是触礁,还有的说是天上的云鲸要向紫荆号发起攻击……各种猜测都有,总的来说,都不是好的猜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隐隐的担忧与恐惧。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恐惧是常情。而让恐惧无限积累的,则是无法预料的未来。
安格尔心底也有担忧,但他明白,再怎么担忧也于事无补,他目前没有改变自身的能力,只能默默的祈祷一切顺利。
回到自己的船舱后,安格尔第一时间打开了小小的通风口。
借着这个不大的窗户,往外观望形势。
不过让安格尔失望的是,窗外什么也看不见。
不知何时,外面弥散着浓浓的大雾,能见度不足十米。
“未知”总能勾起人们无边的想象。安格尔终归还是个半大少年,平时再成熟独立,此刻也开始忐忑起来。
他不断的告诫自己,全船戒严是因为极端大雾造成的,只要等雾散了就好了;可这个说辞,连他自己都不信。只是事到如今,他也毫无办法,只能用结果最好的臆测,来平复躁动不安的心脏。
挂钟里时针,一点点的偏移。
直到接近下午4点,外面的大雾依旧没散,而紫荆号也没有响起‘戒备解除’的哨声。
一切仿佛都没变。
但就在这时,变化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