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大贼
“失了民心,就算一时得势,迟早也会一朝散尽。”廖文广手捋胡须的说。
邻桌的读书一脸赞同的点头说道:“所言不错,刘贼如此行径,定不得长久,只可惜朝中尽是昏庸之辈,不然只需一支天兵,大同便会有多地揭竿而起,恢复朝廷正统。”
“不会吧!”廖文广佯装不解的说道,“大同不是粮食丰收,百姓自当拥护才对,怎会选择与其相背。”
听到这话,读书人一撇嘴,道:“粮食丰收也是那些贱民得了好处,失去土地的人家可不这么想,地里若是青黄不接,失去土地的人家心里还好受一些,偏偏刚失了土地就是一个丰年,你们谁,搁谁身上谁能忍下这口气。”
他一脸愤愤不平。
“真是太过分了。”廖文广附和了一句。
读书人看了看两个人,羡慕的说道:“二位幸亏不是大同本地人家,要不然二位家中这一次也会跟着一起受损。”
能来代王府用饭的人,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眼前的读书人虽然不认识廖文广和孙传庭,却也能看出这两个人的不一般,又都是在代王府吃御厨的膳食,家中自然家业颇丰,少不了土地房屋。
“说来也是庆幸,若那刘将军发兵太原府,怕是我家中也会和兄台一样,折损许多。”廖文广佯做庆幸。
读书人端起桌上的酒盅,拿在眼前,口中叹息一声,道:“只愿朝廷解救像我等这般人家于水火之中。”
“会的,相信朝廷不会不管咱们的。”廖文广出言安慰。
“但愿吧!”
说着,读书人端起酒盅一饮而尽。
读书人一边吃菜,一边喝酒,时不时发上几句牢骚。
心思不在吃饭上的廖文广,有意无意的从读书人嘴中套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言语,最后见读书人有了几分醺醉,便与孙传庭一同离开了代王府。
马车一直等在代王府对面的九龙壁旁。
一同而来的下人和抚标营的兵卒一直守在马车周围。
他们自然没有资格进代王府用饭,不过,因为代王府成了百姓喜爱逛的一处景致,街上有不少卖吃喝的摊子。
不需要花费多少,便可以吃得很饱。
守在马车周围的人轮番去这些摊子上用饭,等廖文广和孙传庭从代王府里面出来的时候,他们也差不多都吃过东西了。
廖文广和孙传庭先后登上了马车。
“去总镇署吧!”廖文广交代了赶车的车夫一句。
很快,队伍从九龙壁下面离开,沿着大街往总镇署所在的那条街上行去。
“看到了没有,这些逆匪在大同倒行逆施,已经尽失民心,相信只要大军一至,那些失去了土地的人家,定会站出来与大军共同对付逆匪。”廖文广一脸兴奋的说。
上一次来大同,他便发现虎字旗所行所为全都是损害民心之举,这一次连本地出身的读书人都这么说,他觉得刘贼在大同如同烈火烹油,看似花团锦簇,实际暗里早已千苍百孔。
“廖参议你想得太简单了。”同车而坐的孙传庭微微一摇头。
听到这话,廖文广眉头一蹙,问道:“伯雅兄觉得我说错了?”
“民心不仅是大同那些乡绅人家,还有普通的百姓,你虽看到乡绅大户对刘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却不知那些得了土地的百姓对刘贼的死心塌地。”孙传庭若有所思的说道。
振武卫出身的他,见了太多卫所中千户百户欺压普通军户的事情,被欺压的军户早已逆来顺受,就算有一两户人家反抗,也无法拧成一股绳。
可一旦普通军户拧成了一股绳,绝不是几个千户和百户能够欺负的。
换做在大同。
大同的底层百姓和佃户便是受欺压的军户,而大同那些乡绅大户便是欺压军户的千户百户。
可大同出了一个刘贼,用土地这根麻线把大同的底层百姓与逆匪拧成了一股绳,那些大同的乡绅大户再想要向以前那般欺辱百姓已经不可能。
此时,他全都想明白了。
刘贼在大同各村庄成立的农户,就是把麻线拧成一根麻绳的工具,看似刘贼失去了本地乡绅大户的支持,实际上却得到了更多百姓的拥护。
廖文广揽须大道:“伯雅兄多虑了,就算刘贼有那些贱民的支持,又有何用,顶多看上去声势浩大而已,流寇裹挟乱民顶不得什么用处。”
“不,这个刘贼是祸国的大贼,朝廷不仅不能招安,更要尽早铲除。”孙传庭语气郑重的说。
只从自己推测出来的这些东西,他便发觉到刘贼为祸甚深。
廖文广不以为然的说道:“伯雅兄高看他了,难不成他还比得上辽东的老奴,依我看,顶多是徐贼之流。”
“廖参议可想过那些得了土地的百姓会支持谁?是支持朝廷清剿了刘贼,夺走他们刚刚得到的土地,还是支持刘贼,保护自己的土地。”孙传庭盯着廖文广问。
廖文广哈哈一笑,道:“伯雅兄原来是担心这件事,放心,待解决了刘贼,百姓自然而然的会支持朝廷。”
“要是解决不了刘贼怎么办?”孙传庭继续问道。
廖文广笑道:“无甚解决不了的,刘贼不过是个商贾之人出身,目光短浅不然也不会只占据宣大两府便无所动静,待朝廷平息了奴贼之乱,便是铲除此人之时。”
刘恒商贾的身份,满朝皆知。
反而知道刘恒出身辽东的人却很少,毕竟刘恒发迹的时候是在大同,朝中一些官员下意识认为他是大同人。
“奴贼如何解决?自神宗时,奴贼便叛乱,又经历了泰昌天启两朝,如今朝廷不仅没能解决奴贼之乱,反倒失去了辽东大半土地,只剩下朝廷耗费了大量钱粮修筑的关宁一线防线。”孙传庭眉头紧皱的说。
廖文广笑着说道:“伯雅兄太过忧心了,先前孙督师在锦州大败奴贼十万大军,这在朝中上下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见敌我之势已经改变,相信用不了几年,朝廷便可以收复辽东失地。”
锦州大捷,着实让很多官员看好大明在辽东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