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无烟火药之父
在大丰城的郊外有一个很大的院子,这个院子由高大的围墙围起来。
院子的三边都是河道,只有一面连接外面的道路,这条道路笔直地走上三公里就是淮海军的弹药厂了。
这个院子和弹药厂一样周围都没有人居住,它就那么孤零零地矗立在哪儿。
这个院子唯一通向外面的道路上有一个哨卡,士兵们荷枪实弹地在那里站岗。
院子上面也没有门牌,以至于远处路过的人都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
不过在大丰周边还有好几处这样的院子,周围也都有警卫看守。在工业区上班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保密级别比较高的单位。没事的时候千万不要靠近,否则就要摊上事儿了。
一个车队顺着这条唯一的道路来到了哨卡前。一名年轻的官员上前递上了证件。
守卫哨卡的军官看了证件后,立马对着马车敬礼。然后让人搬开了拒马。警卫们站在了哨卡两边目送着车队驶向这个大院子。
舍恩拜这种被引进的学者一般会被带到书院做一番交流。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受一下淮海军的学术氛围。
所以舍恩拜没有像小克虏伯一样被直接带到大丰城,而是先被带到了高邮的淮海书院。
经过一年的建设,书院已经初具规模,这个书院非常的大,以至于没有围墙,只在道路的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中式门楼。
门楼上面有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淮海书院”。
当初董书恒也想过用大学这个称呼,这个词语也并非是生僻字,只是现在的解释跟后世的时候不同而已。
最后还是决定用书院这个称呼,书院是读书的地方,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四书五经,实际上现在很多书院都会教经世致用之学。
另外,在淮海书院中讲究的是中西并举,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都要学习国学、西学。
即使是化学、物理这样的学科,中古代也都有很多的探索。只不过中国古人的著作中使用演绎法居多,而不像当前的西学多用的是归纳法。
两者的教学方式也有不同,国学方面都是老师讲好了让学生去归纳。
而西学则是将原理讲清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何运用。
两种教学模式奇迹般地存在于一个书院之中,在学生们的大脑中产生知识的碰撞。在这种知识的碰撞之中,许多新的发现、新的观点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
通过这种交流碰撞,淮海书院不管是中国老师还是外国老师,都感觉自己在飞速地进步。
像书院的一些外国老师在国内的时候也不是什么拔尖的人才,只是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没有太多的创新发展。
但是到了书院教书之后,经常参加同中国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这让他们受益匪浅。
中国人并非都不研究自然科学。像徐寿、华蘅芳那样的人也不是凤毛麟角的个例。
只是中国人将自然科学归纳在实学里面,而且是那种比较偏门儿的实学。虽然偏门儿但是还是有人去研究的。
舍恩拜一开始也跟小克虏伯一样认为中国是东方的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
虽然以前欧洲人都传说中国遍地黄金。可是自从欧洲人殖民了美洲、印度之后。
他们发现这些东方古国大体上都是如此,还停留在欧洲中世纪以前的样子。
不过自从他踏上了海门港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这个码头非常的繁忙,码头上停满了正在装卸货的远洋货轮。
这个景象跟西方的码头大同小异。
像舍恩拜这样的重点人员自然是由专人接待。
在海门港的招待处休整了两天,舍恩拜才渐渐恢复了精神,像他这样的年纪真的不适合再进行远洋航行。
这一路上的航行,差点要要收掉他半条命。
而且,他还得跟着其他人一起学习汉语。不得不说汉语是舍恩拜见过的最难学的语言。每一个字都有好几种含义,一个句子可以用多中方式表达出来。甚至同一个句子说的语气语调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一样。
舍恩拜作为一个学者,自认为学习能力很强,虽然他的年纪不小了,但是还没有到大脑退化的那种程度。就这样学习汉语还是让他头痛不已。
招待他的官员会说德语,这让舍恩拜非常意外,也感到些许放松。至少他可以放松地和对方交流。
在港口的时候,那个接待他的中国官员就告诉他,他和一些学者会先到书院。进行一次交流,然后会被安排各自的工作。
舍恩拜知道这个所谓的书院应该就是指的大学,这也许是中国人对大学的特有称呼。
看样子自己是又做回了老本行了。王韬曾承诺过他要安排他做一个化学院的院长。
也许这个化学院就在那所大学之下吧。他倒是有些期待,在这遥远的东方,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现在西方的很多大学实际上都非常的小,有些甚至都没有正儿八经的教学楼。只有几个王室支持的大学,初具规模。
说白了还是缺钱,欧洲的国家之间战争不断,谁会把多余的钱拿去给大学建房子呢!
只有偶尔出现几个开明的君主或者贵族,会自己掏钱支持大学的建设。
跟小克虏伯他们不同,舍恩拜他们一行人去的是淮海书院。他们乘坐淮海军在长江上的客轮。
这种淮海军船厂出产的内河客运轮船坐起来非常的舒服,里面还有专门的客房,因为这种客轮是用来做长江上长途航运用的。
由于是在长江上航行,不再像海上那样地颠簸。舍恩拜没有呆在船舱里休息。他走到甲板上,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进入长江口以后,就可以看到很多西方的船只了,那个中国官员告诉他向南去有一个开放的城市——上海。
这些外国船只都是从上海出来的。舍恩拜才知道中国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
沿着上江向上游行去,河道慢慢变窄。但是舍恩拜还是觉得这条大河比他在欧洲看到的任何一条河流都要宽阔。
舍恩拜曾看过一本游记,里面有对这条大河的介绍,中国人叫他长江,据说她有六千多公里长,这在全世界的河流中都可以排在前几名了。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沿着这条长江好好地游览一下。“舍恩拜在心里想道。
客轮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拐进了一条支流。
哦,不对,不能算是支流,中国人说这是一条运河,而且是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开凿了,并于一千多年前达到当前的规模。
听中国人讲,这条运河南北长将近两千公里。考虑到他悠久的历史。这真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舍恩拜在心中感叹道。
进入运河后,船只先是路过了一个巨大的城市,这就是很多欧洲人都在游记中提到的扬州。
靠近扬州的一段运河两边全是码头。各种各样的船只来来往往,让这段航道显得有些拥挤,以至于客轮不得不减慢了速度。
舍恩拜正好可以慢慢欣赏两岸的景色。
这个地方水网密布,显然气候非常的好。运河边上首先映入眼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舍恩拜可以保证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市场,而且他是一个专门的市场,并非那种夹在居民区中的市场。
从房子来看,这个市场才刚刚建好没多久。坐在船上可以看到这个市场分成不同的区域。从人们搬进搬出的东西就能辨认得出来。
每大类的商品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从水中、岸上各种交通工具来往穿梭的繁忙程度来看,这里每天的交易量一定非常的大。
穿过这个繁忙的运河市场区,一望无际全是整齐的农田。这里属于平原地区,没有什么山峰。这种一望无际的感觉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不过没有多久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有工作人员来告知说目的地要到了,让大家准备行礼。
舍恩拜孤身一人,除了一大箱子的书籍、手稿,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东西了。
由于王韬跟他承诺过,到了中国之后,什么都会有人帮他准备好,索性他就不带了。
他将自己所剩下的一点财富都留给了家人,自己就这样两袖清风地出来了。
突然,船上一阵地骚动,有人指着岸上的方向惊呼出来。
舍恩拜也循声看去,他一眼就看到了岸上的一大片建筑群,这里面有他在欧洲见过的建筑类型,还有中式的建筑。还有一些建筑的样式他都没有见过。
除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美轮美奂以外,这片建筑群还非常的大。
感觉可以赶上一个欧洲的小城市了。
船只靠上岸边的码头,他们被告知这里就是淮海书院了。这座码头其实已经算是校园的里面了,码头外面的湖面也是学校的一部分。
舍恩拜被这所学校的恢宏的气势给震惊到了。下船之后,同船而来的学者们被各个学院接回。
舍恩拜则被通知要先去见一下学院的院长。舍恩拜心里非常的高兴,书院的院长亲自接见自己,显然是对自己非常的重视。
在欧洲,大学的校长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基本上都深受尊敬。因此舍恩拜虽然也是一位老学者却没有摆谱,换了一份整洁的衣服,很郑重地去见书院的院长。